广西艺术学院靖西绣球女性符号文化研究组,通过“三月三”活动了解到了绣球,并且与绣球结下情缘,对其产生了浓厚兴趣。正逢此时学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便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这个积累已久的课题,深入了解到被誉为“绣球之乡”的靖西,由此开展了一段与绣球的奇妙之旅。
绣球原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地区的特色的手工艺品,最早可追溯到汉唐时期,甚至在2000多年的原始社会。研究组成员随着右江之水滚滚流淌,寻觅绣球文化之源,在百色市右江民族博物馆窥探绣球图饰文化中凝结的女性符号魅力。
近日,广西艺术学院靖西绣球女性符号文化研究组探访了百色市右江民族博物馆,进行靖西市绣球女性符号文化的调研与拍摄。博物馆讲解员苏旅不仅为研究组展示了靖西当地的传统绣球,而且还详细介绍了绣球文化的前世今生,讲解了绣球每一瓣体的图案的深厚的文化寓意。“在绣球的制作上,女性通常是更具有天赋的,也更加细致与精美。制作好的绣球化身为壮族男女传情之物,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博物馆讲解员苏旅说 。
图为苏旅在为我们介绍绣球的历史文化
为了进一步了解绣球的历史文化,广西艺术学院靖西绣球女性符号研究组于第二日来到靖西旧州古镇。研究小组成员在老一辈的绣娘的介绍下,了解到她们手中的针线不仅仅是简单的工具,更是岁月的沉淀,老一辈绣娘把民族的历史、传说和故事,以图饰的形式保存下来,无论是色彩斑斓的锦绣山河,还是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都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绣球上的图饰展现了其蕴含的厚重的历史感和文化底蕴。随后研究组又采访到了一位年轻一代的绣娘,通过她的介绍了解到这些绣娘们从小就从前辈那里学习绣球制作工艺,如今在政府的带领下将古老的绣法与现代审美相结合,也在国家“乡村振兴”的战略支持下,使得旧州古镇的绣球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图为老绣娘在绣制绣球瓣体
图为年轻绣娘在制作绣球
旧州古镇所有的绣娘们,是女性力量的象征,她们用对绣球的传承,诠释着乡村振兴中女性的独有力量,充分发挥女性的“半边天”作用。在绣娘的辛勤劳作下,新时代的绣球,既体现了旧州古镇的深厚文化底蕴,也展现了女性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她们“背着娃,绣着花”彰显了女性的坚韧和独立,表达其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旧州古镇的绣娘们,用一针一线描绘出生活的色彩;用她们的勇敢和坚定,展示了女性的力量和美丽;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与此同时,为了丰富研究成果,广西艺术学院靖西绣球女性符号文化研究组,于第三日抵达了靖西市绣蕴坊绣球文化有限公司。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秀芬老师,了解到现如今绣球的制作工序复杂,最传统古典的做法渐渐淡去,而靖西是全国唯一保持着古典传统绣球制作技法的地方。但都规模不大,并没有形成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图为王秀芬老师在接受采访
王秀芬老师作为靖西绣球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从事绣球事业十一年来,开展绣球技能、技艺培训规模培训200多场,进村入户范围培训2000多场,培训农村妇女上万次。王秀芬老师通过这种方式,扩展了农村妇女绣球制作人群,为农村妇女制作绣球居家灵活就业提供了可能性,从而使妇女收入增加,进一步助力乡村脱贫攻坚事业。在采访中,王秀芬老师表示自己应当肩负着绣球技艺传承、绣球文化传播的历史使命。面对市场的机遇与挑战,王秀芬老师不断进行创新,并结合新的市场要求,发展创新绣球纹样、材料,通过文化技艺与电商结合的发展模式进行销售,形成一套适合现阶段发展的扶贫模式,展现了新时代的女性魅力、乡村振兴中的“她”力量。
现如今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政策的持续推进,女性已然成为乡村振兴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女性的智慧与贡献, 同时也为农村女性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她们不仅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 更是无可替代的参与者。靖西市当地特色产业—绣球,凝结成了当地独特的靖西女性符号文化,靖西妇女通过自身的努力“绣”出新天地,既响应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口号,又展现出自己独有的女性力量。(通讯员:陈瑾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