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培育“新农人” 在青山绿水间用青春书写振兴梦

培育“新农人” 在青山绿水间用青春书写振兴梦

日前,山东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视频会议在济南召开,东营职业学院2015届毕业生、新农(山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俊达,作为自主创业代表在会上作题为《让青春在服务新农人创新创业中绽放光彩》典型发言,分享了他扎根农业农村基层,服务乡村振兴的经历,引发热烈反响。

王俊达出生于红色革命沂蒙老区临沂市蒙阴县。2015年大学毕业后,他回到乡村,扎根农村基层,服务乡村振兴。作为农村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他时刻关注青年人回乡村创业就业的痛点难点,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利用8年时间,探索出了人力资源服务新农人的链条新模式,让更多新农人有兴趣、有机会、有条件扎根农村基层,服务乡村振兴。

回顾他的创业历程,他说离不开母校东营职业学院老师们的支持和帮助:“2015年,我在学校创业导师的指导下探索出了“引农、入农、富农、兴农”这一人力资源服务新农人的链条式“产业带动融合体”新模式并创办探寻新农(山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引农环节,通过整合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形成项目清单。依托新农人宣讲会等形式,吸引大学生、退役军人、传统农户等群体进行项目清单的认领,成为准新农人。在入农环节,通过垫付基本薪资,提供生产生活设施配套,实现准新农人低风险、零成本、无门槛的返乡入村。在富农环节,通过技术帮扶、商超对接等服务,先让新农人富起来,从而带动和连接农户进行发展。当年,我带领团队在山东省东营市史口镇打造出了第一个社区样板,项目获评国家级产业融合示范点,入选山东省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首批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东营市现代农业示范区,荣获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三项奖项,并获得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等荣誉。”

“目前,我们新农人社区累计流转土地超过了1.82万亩,培育农业支柱产业9个、吸引新农人团队135个、联结农户4022名、辐射面积超52万亩,获得了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青年文化号等众多荣誉称号。新农人社区在7个省份的25个乡镇实现了模式复制和推广,包含新疆哈密、甘肃兰州、山东临沂、青海西宁、内蒙赤峰等地区。每一处新农人社区都配置了新农人示范基地、新农人孵化中心、新农人生活中心三个标准载体,并且逐步成为了每个区域的资源交互中心、项目孵化平台、文化振兴基地、人才培养基地 、产业培育载体、城乡交流中枢等。新农人社区所培育的新农人中,1人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116人入选“村村好青年”计划。这种模式也被不断学复制。每拓展一个落地项目,都是在帮助新农人团队拓展市场区域,实现新农人创业就业。”王俊达自豪的说道。

在东营职业学院,王俊达的创业事迹是学校多年来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学校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

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凭借智慧教学资源,重构教学内容模块,开辟了教学的“新赛道”。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独创性地构建了“875”教学内容模式:“创业8阶段,建构情境;内容7环节,层层递进;学5步骤,温故知新”。将课程内容重构为自选式模块菜单,学生根据个人“双创”需求选择模块学,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实时生成、即时存储、随机应用。

依托创新创业教育,东营职业学院组建了“科研人员+企业技术骨干+专业教师+辅导员”的专兼职创新创业师资队伍,从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到创业实践,全流程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并让学生在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锤炼意志品质,增长智慧才干,营造了“来东职、一起创,圆梦想、创未来”的浓厚“创文化”氛围。学校众创空间被评为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成为山东省文化产业“金种子计划”试点孵化器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首批青年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被教育部授予“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称号。学校的创新创业教改项目获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任雪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gcaijingjie.com/zonghe/2538.html

财经街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