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寺前社区位于安阳市文峰区老城区西南部,面积0.2平方公里,现有人口600余人,商户98个,党员50名,志愿者队伍12支198人。近年来,大寺前社区坚持以党组织为核心,以“平安法制星”创建为抓手,织密创建体系,强化“三治”融合,全力夯实平安建设工作根基,先后荣获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省级基层党组织先进社区、省级和谐社区示范点等荣誉称号,群众安全感显著增强。
一、坚持党建引领,织密体系夯实基础。一是坚持把“三零”创建工作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治本之策,成立社区“三零”平安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工作例会、滚动摸排等10余项工作机制。二是划分5个治安网格,以社区“两委”和党员为骨干,组建治保会、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普法领导小组、帮教领导小组、治安巡逻队等多支队伍,确保每个网格都有党员、有队伍。三是依托“五星”支部创建,以创建“平安法治星”为契机,在区委政法委和西大街街道指导和支持下,投入30余万元,高标准临湖打造大寺前社区综治中心,进一步夯实了社区社会治理的主阵地。加强智能防控,持续加大“雪亮工程”和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力度,安装高清摄像头27个、智能门禁系统2个。建立公安专业化管理的6人专职巡逻队伍和50余名志愿者组成的义务巡逻队伍,对辖区进行24小时巡逻,开展不监督夜间义务巡查4000余人次,建强“地网”巡防队伍,有力夯实了“三零”创建基础。
二、坚持自治为本,为民服务凝聚合力。一是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整合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政、环保等12个部门,实行“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以开展协同便民服务深化社区自治功能。二是健全社情民意收集机制,设立固定民情信箱,组织社区网格长走家串户收集记录群众法律政策咨询、矛盾纠纷化解、生活困难需要帮助等需求信息,2023年以来收集重大民情信息35件解决34件,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征求意见建议28条,开展各类服务活动56次,解决群众实际困难23起。三是创建“曲存香金牌调解室”“人大代表工作室”“静心苑”“民生茶摊”等矛盾纠纷调解阵地,吸收一大批有调解工作经验、工作责任心强的调解员,积极化解矛盾纠纷60余起,荣获了“安阳市金牌调解室”等荣誉称号,调解的敬老院李某、张某拖欠养老服务费纠纷案和热力公司拖延安装暖气纠纷案入选安阳市精品调解案例。
三、坚持法治为纲,聚焦“三零”精准施策。一是联合社区民警、法官、警官和律师“三官一师”,积极化解信访案件5件。二是加大对居民楼院、空置院落等重点部位,燃气、用电、消防、建筑(拆迁)工地等重点领域的日常排查力度,对排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建立台账、闭环整改、工作留痕,积极配合执法部门执法整改,加强流动人员、矫治对象、精神疾病患者等重点人员的跟踪管理,加强居民群众应急知识培训,全力确保了辖区“零事故”。三是以普法宣传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侵财类犯罪为重点,围绕《刑法》《民法典》《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组织开展普法宣传12次,手把手帮助居民学习使用“国家反诈中心”APP190人余次,以居民群众高水平的遵纪守法意识和防诈骗意识,助推了辖区“零案件”。近年来,大寺前社区辖区未发生一起刑事案件和有重大影响的治安案件。
四、坚持德治为魂,润物无声增添动力。一是发挥头雁领航,打破台上台下固有界限,深化小板凳课堂,社区书记和“两委”坚持运用“一坐二谈三解答四送”的方式,用群众语言宣讲党的科学理论和方针政策;同时,开设创新理论有声课堂阅读墙,方便社区居民群众随时扫一扫墙上二维码收听有声教育视频,学习思想、理论、政策、知识、技能,着力以党的科学理论和方针政策“凝心凝神”,春风化雨的助推“三零”创建。二是以创建文明城市为载体契机,完善居民公约,把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良好家风家教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孝老爱亲”“好婆婆”“好儿媳”“最美家庭”“道德模范”等群众性文明评选活动20余次,持续抓实“慈善超市”等公益平台建设,努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明风尚“塑形铸魂”。三是坚持通过线上线下等各种方式发出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声”。今年以来,通过在宪法广场集中宣传、悬挂标语、播放音频和走家入户宣传等形式,悬挂标语30条、组织巡逻小喇叭循环播放,向居民宣传各类安全防范和反诈知识,传递平安宣传“好声音”,让平安之声响彻大街小巷,入户宣传12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辖区居民对“三零”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率显著增强。
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大寺前社区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广泛动员组织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三零”创建工作,全力化解群众身边因上访、事故和案件引发的不稳定因素,努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辖区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