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崇州市白头镇,一位年逾七旬的特困老人曾某,其居住环境的改善故事成为了当地社区治理和人文关怀的佳话。通过白头镇社工站近两个月的精心服务和多方资源的协调,曾某的房屋不仅得到了彻底修缮,他的生活质量与心理状态也迎来了显著提升。
在2023年12月下询,白头镇政府向白头镇社工站转介了一位特困老人。曾某,今年70岁,未婚且无儿无女,独自一人生活在年久失修的老屋中。这所房屋因长期无人维护,已破烂不堪,漏雨、瓦砾掉落等问题严重威胁着他的居住安全。尽管曾某有七个兄弟姐妹,但关系一般,且都无力或不愿承担修缮费用。更为复杂的是,曾某因历史原因名下无房产,无法享受国家房屋重新修建政策,这让他陷入了困境。
面对曾某的困境,白头镇社工站迅速行动,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指导,深入剖析曾某在生理、安全、社交及心理层面的需求,并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服务计划。社工小李作为该个案的主要负责人,通过多次电话访问和面对面交流,逐步与曾某建立了深厚的信任关系。
在首次面访中,尽管曾某对入住养老院的提议持坚决反对态度,但小李并未放弃,而是耐心倾听、理解并尊重曾某的意愿。随后的几次面访中,小李以拉家常的方式,逐渐打开了曾某的心扉,使他敞开心扉谈论自己的担忧和期望。曾某表示,自己最大的愿望是能够住在一个安全、舒适的家中,安享晚年。
为了实现曾某的愿望,社工站积极链接各方资源,包括政府、慈善机构、企业以及个人志愿者等。经过不懈努力,他们成功获得了四川欣发展公路工程有限公司的5000元捐赠、党员爱心人士的2000元资助以及优惠价格的建筑材料和专业的施工队伍。在社区书记的见证下,一场爱心接力在曾某家中展开,他的房屋在短短几周内便焕然一新。
房屋修缮完毕后,曾某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不再为漏雨和瓦砾掉落而担忧,睡眠质量大大提高,生活更加安心。更重要的是,通过参与房屋修缮的过程,曾某的自信心和自我能动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他开始自己动手修补墙壁,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白头镇政府、东关社区以及曾某的家人对社工站的服务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这次服务不仅解决了曾某的实际困难,更为社区其他特困老人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社区领导表示,将积极推广这一成功案例,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特困老人的帮扶工作中来。
通过曾某的故事,我们看到了社会工作在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白头镇社工站以专业、耐心、细致的服务,不仅改善了特困老人的居住环境,更在心灵上给予了他们温暖和支持。这不仅是一次物质上的救助,更是一次精神上的慰藉和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