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志合越山海 奋楫再前行

志合越山海 奋楫再前行

——记山东能源集团全员岗位技能大比武矿山测量工冠军 王宇团队

秒表按下,选手就位。

“对中、整平、读数、记录,再快一点,再稳一点……”在山东能源集团矿山测量工技能大比武现场,由山东能源西北矿业正通煤业王宇、蒙乐乐、姜明哲、陈红娃4人组成的团队动作娴熟、沉着应战,最终凭借扎实的测量技能和出色的现场发挥取得96.4的高分,一举夺得山东能源矿山测量工团体冠军。

比武现场1.jpg比武现场

比武现场2.jpg比武现场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迈向冠军的道路,浸透着他们团结奋斗的汗水。幽深的矿井巷道里,每一个测量数据的精准无误,都离不开他们精益求精的追求和反复校核的坚持。我们常常看到测量工人肩负着十多公斤重的三脚架与测量仪器,在井下忙碌穿梭,却很少留意到,他们无数次透过全站仪目镜,精准瞄准控制点,不断在各个测量点位间奔波。俯身观测、详实记录、仔细比对,而后奔赴下一个测点……每一个操作都全神贯注、分毫不差,每一次测量都竭尽全力、追求极致。千上万次的锤炼与磨砺,最终成就了赛场上的荣耀。

“测量工作就像矿井安全生产的眼睛,只有把眼睛擦亮了,矿井安全发展的道路才能走好走稳。”蒙乐乐说出了测量团队成员们的共同心声。在从事测量工作的四五年间,这支年轻的测量队伍扎根矿山,数年如一日地扮演着“探路者”角色。

井下测量.JPG井下测量

但事实上,在进入正通煤业地质测量部之前,他们并非都称得上是“行家里手”。“我们当中有学通风与安全的、也有学机电一体化的,虽然大家专业不同、年龄有差,但是选择却颇为相似,都是一毕业就从老家跨越千里来到了陕西长武,憧憬着能在专业岗位上一展拳脚。”姜明哲告诉笔者。

现实与梦想总是存有偏差。参加工作后,他们先后被调入地质测量部工作,由于受到“专业跨度”和“理论与实践差距”影响,矿山测量对他们来说尤如一张白纸,而熟练掌握仪器整平、控制点选择、绘图软件这些基本技能更是难上加难。抱着学习可以填补一切“差距”的信心和决心,他们就像海绵吸水似的不断提升业务技能,向书本学,向前辈学,将现场一线作为磨炼提升的舞台,通过挑重担、扛重活、经风雨、长见识,不断丰富专业阅历、积累专业经验。

滴水穿石绝非一日之功。当谈到印象最为深刻的测量经历,团队成员王宇回忆说,“印象最深的是去年3月份,我们接到生产技术部紧急下达的任务委托单,要求对一处新规划的重点开采区域展开精确测量……”

接到任务的他们迅速核查并备齐各类技术资料,包括全站仪、水准仪等专业精密设备。但当深入井下抵达指定放线地段时,一系列复杂状况接踵而至——井下巷道内弥漫着浓厚的粉尘,能见度极低,这对依赖光学原理的测量仪器而言无疑是一大挑战;与此同时,该区域复杂的地质构造使得岩层产生不规则的移动,导致他们前期设置的测量控制点发生位移……

不畏难,就不难!团队成员们迅速冷静下来,就面临的系列问题展开紧张研讨。他们充分利用水雾可以与粉尘相互吸附沉降特点,在测量区域周围合理地设置多个喷雾点,空气中的粉尘浓度有效降低;并通过采用激光反射原理的辅助测量方法,成功找到目标点的精确位置。

然而,控制点位移问题该怎样破解?只能重新勘察。“我们运用三角测量与导线测量相结合的方式,成功建立起新的临时控制点。但想要确保新控制点的准确性,就需要多次往返不同测量点对每一组数据进行反复核验比对。”王宇说,就这样,他们在井下奋战了近10个小时,终于成功获取到该区域的精确测量数据,为后续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可靠依据。

“70000米意味着什么?”正通煤业自2019年通过综合竣工验收以来,约完成进尺76000米,导线长度3000米以上的巷道贯通超过10余次,其中他们四人主导、参与的便占85%以上,且均实现高精度测量,为巷道正确掘进指明方向。

2024年10月,山东能源第二届岗位技能大比武拉开序幕,为肯学习、善钻研的技能人才提供广阔舞台的同时,本次比赛也成为各单位众多技术人员能力水平的试金石。

当然,王宇团队也不例外。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他们顺利通过了公司内部和西北矿业技术比武的选拔,取得了山东能源技术比武入场券。

“技术比武就是神仙打架,选手们个个都是卧虎藏龙,要想获得一定的成绩,就要抱着‘磨炼’的心态苦练内功、潜心学习,把每一次练习都当作正式比赛来对待,唯有如此,才能最大程度提升技能。”谈及赛前准备,陈红娃如是说。

备赛过程,异常艰辛。山东能源技能比武通知下发后,团队成员第一时间召开凑头会,深入结合比赛规则和要求,制定出最为科学合理的理论和实操训练计划。在确保1000多道理论题库完全掌握的基础上,他们坚持每天至少进行三次模拟考试,并将易错点和难点着重标注,每日相互提问,确保知识掌握。

此外,为达到“快、精、准”测量效果,他们秉持着“只有苦练才能熟练,只有熟练才能精准”的理念,每天早晨6点就起床,背起架腿和仪器开始模拟比赛,从仪器的架设、数据采集到提笔记录,都严格依照比赛标准操作。一边练习,一边摸索着提高测量速度和精度的窍门。“我们发现,通过平移一个架腿,可以快速达到置平与对中,大大缩短支仪时间,为仪器测量精度提供时间保障。”蒙乐乐说。直至夜晚回到办公室,四个人又凑到一起,对着记录本一组数据一组数据地分析、计算,仅是注意事项和问题不足就归纳了不下10页。

删减仪器操作中多余步骤,矫正观测棱镜时瞄准方式,聆听记录数据技巧,一次次提升测量速度和精度……1个月训练下来,他们仅数据记录表及计算表就使用了近500张,更将测量周期从初期40分钟缩减至20分钟。

团队讨论.jpg团队讨论

学习图纸.jpg学习图纸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2024年10月10日,山东能源矿山测量工技能大比武如期而至。比赛现场,该团队的四名青年选手不畏强手、稳定发挥,对中、整平、读数、记录……每一个环节都胸有成竹,每一个步骤都切合标准,终于他们凭借着出色的团队配合和必胜的信心,以理论满分、实操优异的成绩斩获山东能源矿山测量工团体第一名的骄人战绩。

青春气贯长虹,进取压到苟安。在这支年轻的测量团队中,有“先进个人”,有“技术能手”,也有“劳动模范”……然而,这些荣誉的取得,离不开他们“干一行专一行”的精益求精、“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和“千万锤成一器”的卓越追求。自从事矿山测量工作以来,他们始终将“专业”摆在第一位,坚持以“天道酬勤,业道酬精”的工作态度丈量矿山的每一个角落,用数字和线条刻画出了别样的矿山青春。

“冠军奖杯不是终点,而是我们提升技能、接力奋斗的良好起点。作为一名矿山测量人,我们将继续扎根岗位坐标、保持奋斗姿态、积蓄向上力量,努力成为一名善于干事创业、敢于担当作为的矿山‘探路者’,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王宇坚定地说道。

(山东能源西北矿业正通煤业 刘慧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gcaijingjie.com/zonghe/6715.html

财经街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