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以志愿为笔,绘青春华章

以志愿为笔,绘青春华章

在祖国的大西北,轮台县野云沟乡卫生院里,今年四月的一天,23岁的张世辉正全神贯注地给患者打针。专注的神情、熟练的动作,让人很难将眼前这位扎根边疆医疗岗位的青年,与曾经在冬奥志愿服务舞台上发光发热的他联系起来。然而,他的经历就像一部充满热血与担当的奋斗史,在不同的舞台上续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志愿人生。

时间回到2021年的寒冬,彼时的张世辉还是一名满怀热忱的山西青年。他跨越雄伟的太行山脉,奔赴北京,以S类安保志愿者的身份投身首钢奥组委工作。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他主动承担起夜班的艰巨任务。每天凌晨,整个世界都沉浸在梦乡之中,而他却在冰冷刺骨的安检通道里来回穿梭。他的身影孤独却坚毅,凭借着自己的坚守,为赛事的顺利举办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面对旁人对这份辛苦工作的不解与疑问,张世辉只是轻轻抚摸着胸前象征荣誉与责任的工作牌,脸上洋溢着自豪的微笑,他说:“能成为冬奥大家庭的“大雪球”,为这场举世瞩目的盛会贡献力量,再累都值得。”这份对志愿服务纯粹的热爱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在冰天雪地中显得格外耀眼,温暖了每一个人的心。

除了作为安保志愿者的尽职尽责,张世辉还充分利用白天的休息时间,积极投身安贞城市志愿服务。在城市志愿服务期间,他累计服务时长达到55小时。他用自己的热情和耐心,为往来的游客提供帮助。当电视台记者想要采访他,将他的事迹进行报道时,他却婉拒了。他谦逊地表示:“和那些活跃在赛事核心区域的“蓝精灵”志愿者相比,我的工作太平凡了。”但他不知道,正是他这种甘于平凡、默默付出的精神,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了志愿服务中磅礴而不可或缺的力量,滋养着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2022年3月8日,一个看似平常却又意义非凡的日子,改变了张世辉对志愿服务的认知。在首钢奥组委,他偶然间遇到了一位赛事志愿者——一个充满活力、特别可爱的女生。女生的一番话,如同一束光照进他心中,消除了他内心深处潜藏已久的身份焦虑。女生说:“外环是盛会的根基,我们都在编织同一张安全网。”那一刻,张世辉恍然大悟,深刻理解到无论身处何种志愿服务岗位,大家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让这场盛会圆满成功,为了传递爱与温暖。两人在“一起向未来”的标语

前合影留念,画面定格在那温暖的瞬间。这张照片不仅成为了他美好回忆的见证,后来也成为了他珍贵的志愿服务经历素材,激励着他在未来的志愿道路上不断前行。

带着双奥志愿服务所淬炼的成长与感悟,2023年7月,张世辉做出了一个大胆而又坚定的决定——响应西部计划,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他毅然踏上西行的列车,来到了维吾尔族占98%的阿克塔木村。初到这里,语言不通、环境陌生,诸多困难摆在他面前,但他没有丝毫退缩。在这一年的

时间里,他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将自己的青春与汗水挥洒在这片土地上。其中,最让村民们称赞不已的,是他历时半年,不辞辛劳,成功为村民色提瓦力迪•托合太木追回了拖欠两年的锅炉维修款。当色提瓦力迪•托合太木拿到维修款的那一刻,眼中满是感激与喜悦,而张世辉也用实际行动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和喜爱,成为了他们心中值得依靠的“自家人”。

“从冬奥安检到阿克塔木村村委会,再到如今的乡卫生院,服务的地点在变,但我的服务初心始终不变。”如今,在乡卫生院的张世辉,正充分发挥自己的护理专业优势,为当地的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现在,张世辉的手机屏保依旧是那张雪花纷飞的冬奥合影。那是他梦想启航的地方,也是他坚守初心的见证。每当看到这张照片,他都会想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想起自己在志愿服务道路上的点点滴滴。当被问及未来的规划时,这位西部计划的青年,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语气坚定地说道:“志愿服务的火炬永不熄灭,下一站或许在乡村振兴的田野,或许在国际盛会的舞台,但服务人民的心永远在路上。”

张世辉用自己的青春和行动,生动地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奉献。他真正实现了“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的誓言,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志愿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gcaijingjie.com/zonghe/7442.html

财经街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