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全国艺术展演再夺三金,创新民族美育路径获赞誉

全国艺术展演再夺三金,创新民族美育路径获赞誉

01.png

教育部全国第八届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获奖名单近日揭晓,广西中小学艺术教育领域再创佳绩。广西著名中小学艺术编导温智淞老师凭借戏剧、朗诵、表演唱三类作品的突出表现,一举斩获三项全国一等奖,其个人在教育部主办的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的一等奖总数累计达8项,成为广西中小学艺术教育领域的“八金传奇”。

02.png

深耕民族沃土:十八年打造民族美育标杆

自2009年首次参与全国展演以来,温智淞始终以“让民族艺术在校园生根”为使命,将广西十二个世居民族的歌舞元素创新转化为青少年艺术作品。其代表作《成人礼·蓄发盘山》取材白裤瑶成人礼文化,既保留仪式庄重感,又融入成长教育主题;《天琴神韵》以壮族千年非遗天琴为内核,赋予传统乐器厚重的传承与青春活力;《禤狮传人》则将醒狮技艺与少年朝气结合,形成独特的“民族美育范式”。“我的创作不是‘闭门造车’,灵感始终来自广西山水村寨间的民族心跳。”温智淞说。

03.png

每年一个半月的田野采风是他的铁律,瑶寨少年盘发成人礼,壮乡天琴师的千年韵律,乡间少年舞狮时衣襟带风的蓬勃生命力……“别人看到的是古老仪式,我看到的是青春对话的可能。这些瞬间不仅是‘素材’,更是先辈代际传承的文化魅力。”温智淞说道。

04.png

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刘锋教授这样评价:在探索传统文化传承与校园艺术教育融合的漫漫长路上,温智淞老师以其矢志不渝的创作实践,精心雕琢出了一个极具价值的鲜活样本。他让民族艺术不再只是刻板地 “进校园”,而是以一种蓬勃的生命力 “活起来”,并在莘莘学子的传承接力中 “传下去”。温老师的作品宛如一座桥梁,一头连接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另一头通往学生们的内心深处,成功构建起从文化认知到情感认同的坚实通道。他的成果为当地素质教育发展提供了极具参考意义与可操作性的宝贵经验,成为推动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迈向新高度的有力助推器。

跨界突破:三栖作品展多元美育

本届展演中,温智淞首次实现舞蹈向戏剧、朗诵、表演唱的跨界突破。三件获奖作品均以民族符号为载体,展现学生艺术素养的多元可能。“艺术教育是文化基因的唤醒过程。”温智淞表示,他的创作依托“田野课堂”,带领学生深入村寨寻访传承人,与非遗传承人同吃同住,让青少年在实践中共情民族智慧,筑牢文化自信。“白裤瑶祭祀中老者吟唱的颤音、壮族歌圩里即兴对唱的智慧,这些教科书外的鲜活细节,才是民族艺术的魂。”

05.png

薪火相传:数字技术赋能非遗传承

据统计,温智淞团队18年来累计培养艺术特长生超300人,其将十八年教学经验和创作素材编撰成教材无偿共享。如今,他正带领团队建设《广西中小学民族音乐舞蹈数字库》,以现代科技为八桂歌舞留存“数字DNA”。

工作室里,成箱的采风装备与奖杯无声述说着这位“民间艺术搬运工”的坚守。“扎根泥土,仰望星空”——墙上书法道出他的理念:真正的创新需从土地中生长。“民族符号不是装饰,而是青少年认知自我文化的镜子;民族文化不是‘标本’展示,我们要做‘育苗人’。”温智淞说,“我希望把广西更多的非遗文化、民间艺术,转化成能让青少年共情的成长故事。”(何征宇)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gcaijingjie.com/zonghe/7450.html

财经街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